为什么要计算变异系数(可用文字描述或举例说明)?
极差、平均差、标准差都是衡量变量各个取值之间绝对差异程度的指标,都具有一定的量纲,这些指标数值的大小不仅取决于变量取值之间的差异程度,而且取决于变量取值水平即数量级的高低。显然,对于不同的变量,其变量值的绝对差异程度指标不能够直接对比,这就需要在这些绝对差异指标的基础上构造出反映变量各取值之间相对差异程度的无量纲指标及变异系数。实践中,变异系数主要用于具有不同量纲、不同平均水平的变量各自取值之间差异程度的比较。
或举例说明:
计量单位不同(量纲不同)
甲企业工人的生产效率=61件/人,标准差
=7件/人
乙企业工人的生产效率=5000元/人,标准差
=320元/人
由于计量单位不同,无法直接用标准差比较两企业工人生产效率各自的差异程度。
通过计算,甲、乙企业工人生产效率的变异系数为:
把不可比变为可比了,比较两企业的标准差系数,可知甲企业工人生产效率之间的差异程度大。
数量级水平不同
某种食品大包装的均值 =500克/包,标准差
=10克/包;
某种食品小包装的均值 =50克/包,标准差
=4克/包
由于数量级不同,无法直接用标准差比较两种包装重量稳定性的高低。通过计算,两种包装重量的变异系数为:
把不可比变为可比了,比较两种包装的标准差系数,可知大包装重量的稳定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