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题)在一项“运用‘以大带小'的方法促进新人园幼儿适应幼儿园生活的实验研究”中,研究者提出的研究假设是:通过“以大带小”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新人园幼儿的幼儿园生活适应能力。为了验证这个假设,研究者随机抽取了30 名新人园的幼儿,并将他们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5 人。然后为实验组的15 名幼儿每人在大班找了一位“哥哥”或“姐姐”,每天让他们一起自由活动30 分钟。控制组15 名幼儿不接受这种处理。两个星期后,对两组幼儿适应幼儿园生活的情况同时进行系统观察,通过比较两组幼儿的适应能力来验证研究假设。在该实验研究中:(1)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分别是什么?<2)该实验是前实验、准实验还是真实验? 为什么?(3)写出该实验设计模式的名称,并用符号表示该实验的模式。
(1)自变量是大班的“哥哥”或“姐姐”;因变量是刚入园的幼儿;(2)准实验因为不能完全控制无关变量,因为以原有班级为实验单位,外在效度较高;(3)完全随机化设计。又称被试间设计或独立组设计。它起源于抽样理论,即依据概率统计的原则,把被试随机分派到各组,接受各组应进行的处理。由于是随机分派,所以在理论上各组接受处理前各方面是相等的。如果在同样条件下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组施以相同处理,则各组效果的平均数在统计上应没有显著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