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材料,谈谈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2)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
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
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回答了我们要
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
设目标,它从国家层面标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刻度,也是
全体人民对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认同,它在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位于最高层面,对其他层面的价值观具有统领作用。
“富强”即国富民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的应然状态,
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也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
的物质基础;“民主”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诉求,我们追求的民主是人
民当家作主;“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家文化建设的应有状态;“和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社会建设
领域的价值诉求,集中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睦共处的美好
状态。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基本理念的总结,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望和憧憬,回答了
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的重大问题,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价
值取向。“自由”是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发展的自由,是人类社会
的美好向往,也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平等”指的是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它的价值取向是努力实现实质的平等“公
正”即社会公平和正义。“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实现自
由、平等公正的制度保证。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从个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的凝练,回答了我们要培有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它覆盖社
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
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爱国”是从个人与祖国的依存关
系出发进行价值评价。“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
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敬业”是从公民的职业行为准则出发进行价
值评价。它要求公民忠于职守、勤勉工作、精益求精、进取奉献。“诚
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它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
诚恳待人。“友善”则强调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
帮助,和睦友好,努力形成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