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真题)A公司根据市场信息,准备在B地投资建厂,委托工程咨询公司为其提供决策咨询服务。A公司提供的信息如下: (1)目前A公司的产能为710万件/年; (2)市场需求:预测未来市场需求总量为8000万件/年,且A公司产品在市场占有份额预计为10%; (3)B地建厂可供选择的投资方案:方案1,采用自动化设备,年总固定成本为800万元,单位可变成本为10元/件;方案2,采用半自动化设备,年总固定成本为600万元,单位可变成本为12元/件;方案3,采用非自动化设备,年总固定成本为400万元,单位可变成本为16元/件。产品的售价为22元/件。营业税金及附加0.6元/件。 (上述售价和成本均不含增值税)(注: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A公司在B地建厂的设计生产能力应以多少为宜?说明理由。 2.分别列出上述信息(3)中三种不同投资方案的总成本与产量关系式。 3.指出在不同的产能区间,三个投资方案的优劣排序。根据B地建厂的设计生产能力,确定最优投资建厂方案。 4.以A公司最优决策方案为基础,分别计算以产量和产品售价表示的盈亏平衡点,计算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时的年利润。 5.简述盈亏平衡分析的作用。
1.A 公司的设计生产能力应为 8000×10%-710=90 万件。
因为,预测未来市场需求总量为 8000 万件/年,且 A 公司产品在市场占有份额预计为 10%,目前A 公司的产能为 710 万件/年,所以只需新增 90 万件即可满足要求
2.设 Q 为年生产产量,单位:万件。C 为总成本,单位:万元。
根据:总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
可得:方案 1:总成本 C1=800+10Q;
方案 2:总成本 C2=600+12Q;
方案 3:总成本 C3=400+16Q
3.(1)以产量为横坐标,总成本为纵坐标,做三种方案的总成本-产量曲线:
(2)800+10Q=600+12Q 得出 Q=100;800+10Q=400+16Q 得出 Q=400/6=66.7;600+12Q=400+16Q 得出Q=50。所以产能≤50 万件时,三个投资方案的优劣排序为:方案 3、方案 2、方案 1;50 万件≤产能≤66.7 万件时,三个投资方案的优劣排序为:方案 2、方案 3、方案 1;66.7 万件≤产能≤100 万件时,三个投资方案的优劣排序为:方案 2、方案 1、方案 3;方案 1;产能≥100 万件时,三个投资方案的优劣排序为:方案 1、方案 2、方案 3。
(3)A 公司在 B 地建厂的设计生产能力应为 90 万件,最优投资建厂方案为方案 2
4.方案 2 的盈亏平衡点:
BEP(产量)=年总固定成本/(单位产品价格-单位产品可变成本-单位产品销售税金与附加)=600/(22-12-0.6)=63.83 万件;
BEP(产品售价)=(年总固定成本/设计生产能力)+单位产品可变成本+单位产品销售税金与附加=600/90+12+0.6=19.27 元/件;
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时的年利润=销售收入-总成本-销售税金与附加=22×90-600-12×90-0.6×90=246 万元
5.通过盈亏平衡分析找出盈亏平衡点,考察企业对市场导致的销量变化的适应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用产量和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的盈亏平衡点越低,表明企业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能力越大,抗风险能力越强;用产品售价表示的盈亏平衡点越低,表明企业适应价格变化的能力越大,抗风险能力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