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调节的过程中,受刺激产生的兴奋可以沿着神经纤维传导,还会在突触的部位传递到别的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科研人员以大鼠神经元为材料,研究细胞外ATP对突触传递的作用。 1司题:(1)突触传递的过程,常被描述为“电信号→化学

欢迎免费使用小程序搜题/刷题/查看解析,提升学历,成考自考报名,论文代写、论文查重请加客服微信skr-web

神经调节的过程中,受刺激产生的兴奋可以沿着神经纤维传导,还会在突触的部位传递到别的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科研人员以大鼠神经元为材料,研究细胞外ATP对突触传递的作用。 1司题:(1)突触传递的过程,常被描述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突触前神经元上的兴奋传递至突触小体,引起神经递质释放,并与突触后膜上的_______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3分)(2)Glu是大鼠神经元释放的一种递质,科研人员用Glu+ATP处理离体培养的突触后神经元,检测到突触后神经元产生的电位变化与用Glu处理无差异。由此推测_______。(3分)(3)科研人员分别用ATP处理离体培养的大鼠突触前神经元,用Glu受体抑制剂处理突触后膜,检测突触后膜电位变化,结果如图9所示。实验结果表明,ATP对突触传递具有_______作用。(3分)(4)科研人员给予突触前神经元一个电刺激时,能够引起细胞膜上Ca2+通道的开放,Ca2+流入细胞,使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递质。由图10所示实验结果分析,ATP能够_______。(3分)(5)综合上述结果可推测,细胞外ATP影响神经元之间信号传递的作用机制是_______。

(1)神经递质受体 (2)ATP 对突触后神经元的电位变化无作用 (3)抑制 (4)抑制细胞膜上的 Ca2+通道开放,从而使 Ca2+内流受阻 (5)抑制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进而抑制突触传递 解析:(1)在突触传递过程中,突触前神经元上的兴奋传递至突触小体,突触小体与突触前膜结合,引起神经递质 释放,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神经递质受体结合,从而将兴奋由突触前神经元传递至突触后神经元。 (2)用 Glu+ATP 处理离体培养的突触后神经元与用 Glu 处理离体培养的突触后神经元相比,电位变化无差异,说明 ATP 对突触后神经元的电位变化无作用。 (3)用 Glu 受体抑制剂处理突触后膜,突触后膜不能接受来自突触前膜的兴奋,抑制了兴奋的传递。用 ATP 处理突 触前神经元,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与对照组相比,电位变化减弱了,说明 ATP 对突触传递具有抑制作用。 (4)由图 l0 可知,用 ATP 处理后,Ca2+通道电流相对值减小,说明 Ca2+浓度变小,流入细胞的 Ca2+减少,可推测出 Ca2+ 通道的开放受 ATP 的抑制。 (5)由(4)可知,ATP 可以抑制 Ca2+通道开放,进而使流入突触前神经元的 Ca2+减少。而 Ca2+又能使突触小泡与突触前 膜融合,释放递质。综上可知,ATP 通过抑制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进而抑制突触传递。

访客
邮箱
网址

通用的占位符缩略图

人工智能机器人,扫码免费帮你完成工作


  • 自动写文案
  • 自动写小说
  • 马上扫码让Ai帮你完成工作
通用的占位符缩略图

人工智能机器人,扫码免费帮你完成工作

  • 自动写论文
  • 自动写软件
  • 我不是人,但是我比人更聪明,我是强大的Ai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