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是江西省人口最多、区域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为了满足本市的经济建设、城市规划、环境监测、水利建设、资源开发等需要,响应中央对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计划在全市范围内利用GPS技术建立三等大地控制网。作业范围约90km2涉及周边等纳入规划建设的县市,现阶段已完成全部外业观测任务。
仪器设备齐全,人员由有丰富大地测量经验的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及技术员等若干名组成。主要作业规范依据有:
(1)《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连续运行参考站网建设规范》(CH/T2008—2005)。
(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
(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
(4)《国家重力控制测量规范》(GB/T20256—2019)。
(5)《国家大地测量基本技术规定》(GB22021—2008)。
(6)《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基本技术规定》(GB/T23709—2009)。
图1-3是进行GPSC级网观测时的局部控制网网图,分别由D1~D4共4台广州中海达HD8200E进行观测。
问题:
1.试做出接收机的调度方案。
2.一个时段的总基线数和独立基线数为多少?该GPS网总基线数、必要基线数、独立基线数、多余基线数、D03~D04边的重复基线数各是多少?该GPS网的平均多余观测分量是多少?
3.GPS测量任务完成后应提交的资料有哪些?
1.接收机的调度方案如表1-5所示:要求由独立基线构成网,合理即可。
根据《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9)第5.3条第3款规定,用于建立三等大地控制网,以及建立区域、城市及工程测量的基本控制网等的GPS测量,应满足C级GPS测量的精度要求,C级网观测时段数不少于2个,每个观测时段不少于60min。安排接收机的调度方案如下表1-5。
即该GPS网测量时,观测时段数C=4。
2.(1)一个时段的同步基线数和独立基线数
J同=N(N-1)/2=6,J独=N-1=3
(2)该网总基线数、必要基线数、独立基线数、多余基线数:
J总=CN(N-1)/2=4×4×3/2=24
J必=n-1=6-1=5
J独=C(N-1)=4×3=12
J多=J独-J必=12-5=7
(3)根据调度计划,D03~D04边的重复基线数为4。
(4)该GPS网的平均多余观测分量:
Ra=多余观测数/观测值总数=J多/J独=7/12=0.583
3.根据《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9)第13.2条规定,GPS测量任务完成后应提交的资料包括:
(1)测量任务书或(合同书)、技术设计书;
(2)点之记、环视图、测量标志委托保管书、选点和埋石资料;
(3)接收设备、气象及其他仪器的检验资料;
(4)外业观测记录(含软盘)、测量手簿及其他记录资料;
(5)数据处理生成的文件、资料和成果表;
(6)GPS网展点图;
(7)技术总结报告和成果验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