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胃蠕动的特点和生理意义。
蠕动是消化道各器官共有的运动形式之一。空腹时基本上不存在,食物入胃后约5min胃便开始蠕动。蠕动波从胃体中部开始,逐渐向幽门方向推进,故胃蠕动以尾区为主。蠕动开始时不很明显,越近幽门,收缩越强,传播速度越快。胃蠕动波一般需1min到达幽门,频率约3次/分,表现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胃的反复蠕动可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并将食糜分批推送到幽门附近。当幽门括约肌舒张时,在胃内压的推动下,少量食糜(1~2m1)被排入十二指肠,完成一次胃排空;当幽门括约肌收缩时,食糜被反向推回,继续反复磋磨食物和使之与胃液的混合。与消化道其他部位蠕动不同的是,胃蠕动不仅能将食糜向十二指肠推进,完成胃排空,同时也能磨碎入胃的食团,使之与胃液充分混合,以形成糊状的食糜,为胃排空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