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肾血流量的调节。
(1)自身调节。在离体肾灌流的实验中观察到,当肾动脉灌注压(相当于体内的平均动脉压)在80~180mmHg范围内变动时,肾血流量可保持相对稳定;如果灌注压超出此范围时,肾血流量将随灌注压的改变而发生相应改变。这种不依赖神经和体液因素,保持肾血流量相对稳定的现象,称为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其产生机制可用肌源性学说加以解释。研究表明,自身调节仅发生于肾皮质,因而认为在尿生成中起主要调节作用。(2)神经和体液调节。肾交感神经兴奋时,肾血管收缩,可使肾血流量减少。但一般情况下,肾交感神经对肾血流量的调节作用不大;仅在大失血、中毒、休克、缺氧等紧急情况下,才通过肾神经活动加强,与全身血液重新分配相适应,以保证心、脑等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起到移缓济急的作用。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血管升压素、血管紧张素Ⅱ和内皮素都可使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减少;而前列腺素和一氧化氮则可使肾血管舒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