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六五”规划提出了编制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区规划,以山西为中心包括内蒙古西部、陕北、宁夏、豫西的煤炭、重化工基地的经济区规划的要求,开启了中国城市集群规划和建设的序幕。在“七五”规划和“八五”规划有关政策的扶持下,产生了许多以地方为主导的经济技术协作区联合体,进一步推动了多种多样城市群的萌芽。“九五”规划正式提出以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为依托,逐步形成跨省区、市的经济区划的主张,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环渤海)三大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十五”规划提出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并首次提出了包含城市群和城市绵延带的城镇密集区概念。“十一五”规划要求把城市群作为推动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了长三角、京津冀和成渝地区等三大城市群的国家级区域规划,以及辽中南地区、关中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等区域性城市群规划。“十二五”规划强调“科学规划城市群内各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进一步确立了城市群在城乡协调发展起主导作用的地位。目前,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环渤海)三大城市群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成为支撑全国国民经济社会的主要地区,为其他城市圈、城市群的发展提供了经验与教训。三足鼎立,是国家新一轮财富聚集的“火车头”。问题:试说明中国城市群规划与演进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城市群形成过程的人为因素过大,行政干预过高,缺乏市场机制的自然发育期;(2)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依然受限于现存行政体制的束缚,彼此求大求全,缺乏产业分工,利益的矛盾和冲突易发,降低了整体和各自的效率和效益;(3)城市群的人口和经济总量在全国的比重还不高,对全国城乡协调发展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拉动还有限;(4)城市群内部结构还不完善,大中小城市还比较少,缺乏连接中心城市与众多小城镇和广大农村之间的中间环节;(5)城市群空间分布不均衡,特别是人口和经济分布不协调,产业结构重叠严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