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析要求:(1)注明病历中的精神症状(请在“精神检查”中用画线的方法划出、编号,并在答卷上按你的编号顺序逐条列出所划症状的名称);(2)说明疾病诊断;(3)写出该患者的护理问题及相关因素;(4)写出护理措施中的症状护理及康复护理。刘××男18岁学生现病史:患者现上高三,从高二第一学期起,可能因学习压力大,渐出现失眠,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脑子里总有歌声并感觉同学说话是在议论他,瞧不起他,学习成绩明显下降;近3个月不能上学,有时发呆发愣,有时无故对母亲发脾气,打骂母亲,甚至用碗砸母亲,饮食一般,大小便尚可;病人不认为自己有病,拒绝就诊且有冲动伤人行为,由家人送医院住院治疗。家族史:无精神病家族史。个人史:独子,从小母亲溺爱,性格内向,自私,否认烟酒史,无特殊嗜好,否认有重大精神刺激。既往史:否认重大躯体疾病史,无药物过敏史。入院躯体检查及实验室常规检查:均未见异常。精神检查:神志清楚,接触略显被动,定向力正常,检查尚合作,病人称近1年来脑子里经常能听到讲话声,分不清男女,内容主要是指责自己,比如说我不会、真笨,有时读书耳边也有声音,把读的内容念出来,看电视剧后,脑子里还经常出现一幕幕的情景,还有歌声。追问下病人还称一到学校就觉同学在背后说自己,他们一伙一伙地凑到一块,嘀嘀咕咕是指桑骂槐、含沙射影,暗示瞧不起我,在回家的路上有时还有人追踪自己,不怀好意。“我怕出事就不上学了”。病人说:“我母亲只管我吃喝,在精神上不管我,是在摧残我,我现在就要狠狠地打她,她肯定不是我的亲生母亲。”当医生问其亲生母亲是谁时,病人不耐烦地说“是个有名的人,保密”,之后又对大夫说:“我心里想的事其实你们都知道,还问我干什么。”交谈时病人表情平淡,有时又表现情绪不稳。在检查快结束时,有护士找医生,病人突然将水杯摔过去,并大喊“你想干什么”、“我没病,让我出去”。
精神检查:神志清楚,接触略显被动,定向力正常,检查尚合作,病人称①近1年来脑子里经常能听到讲话声,分不清男女,内容主要是指责自己,比如说我不会真笨,②有时读书耳边也有声音,把读的内容念出来,③看电视剧后,脑子里还经常出现一幕幕的情景,①还有歌声。追问下病人还称④一到学校就觉同学在背后说自己,他们一伙一伙地凑到一块,嘀嘀咕咕是指桑骂槐含沙射影暗示瞧不起我,⑤在回家的路上有时还有人追踪自己,不怀好意。“我怕出事就不上学了”。病人说:“我母亲只管我吃喝,在精神上不管我,是在摧残我,我现在就要狠狠地打她,⑥她肯定不是我的亲生母亲。”当医生问其亲生母亲是谁时,病人不耐烦地说⑥“是个有名的人,保密”,之后又对大夫说:⑦“我心里想的事其实你们都知道,还问我干什么。”交谈时病人⑧表情平淡,有时又表现情绪不稳。在检查快结束时,有护士找医生,⑨病人突然将水杯摔过去,并大喊“你想干什么”、⑩“我没病,让我出去”。(1)精神症状:①假性幻听;②思维鸣响;③假性幻视;④关系妄想;⑤被害妄想;⑥非血统妄想;⑦内心被揭露感;⑧情感不协调;⑨冲动行为;⑩无自知力。(2)疾病学诊断:精神分裂症偏执型。(3)护理问题与相关因素:①有暴力行为的危险(对自己或他人)与幻觉、妄想、易激惹有关。②不合作与幻觉、妄想,无自知力有关。③思维过程改变与幻觉、妄想、无自知力有关。④睡眠形态紊乱与行为紊乱、兴奋不安、幻觉、妄想有关。⑤有受伤的危险与木僵、药物不良反应有关。⑥社交孤立与行为退缩、幻觉、妄想有关。(4)①症状护理:a.护士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治疗性护患关系,并运用沟通技巧了解病人幻听和妄想的种类及内容。b.要耐心倾听,不与病人争辩,防止病人隐瞒病情。c.观察病人的语言、表情、动作及非语言行为是否受幻听、妄想的支配,及时处理异常情况,防止发生意外。②康复护理:a.入院期:为病人制订住院期间的康复计划,督促、训练病人每日完成生活料理并参加一般性活动。b.治疗期:适宜地指导病人参加一些工娱活动,转移病人的病态思维,体现病人生命价值,增强治疗信心,达到辅助治疗目的。c.康复期:根据病人兴趣爱好,在护士带领下参加适当的康复活动,为病人回归社会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