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红楼梦》中的真实性与必然性。
(1)在相当广泛的范围内,把被封建统治阶级颠倒了的“真”和“假”重新颠倒过来。比如书说至高无上的当朝天子“体天地生生之大德,垂古今未有之旷恩”,而元妃省亲时却在合家垂泪的“天伦之乐”中说出一番悲悲切切的言辞:“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好容易今日到家,娘儿们这时不说不笑,反倒哭个不了,一会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能一见?
(2)打破“团圆主义”,指出《红楼梦》的结局是“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曹雪芹在作品中强调,“凡鸟偏从末世来”生于末世运偏消“树倒瑚狲散”等等,严格地从本质上、发展趋势上规范了那个时代的特征,为《红楼梦》里的众多人物布下了无法挣脱的悲剧氛围。
(3)在残酷的现实环境中表现悲剧人物的死亡。曹雪芹的悲剧构思并不完全着眼于死亡,他要努力表现的是那些生活在末世的“病人”们的难言之苦,那种长期被“时代病”所折磨的不死不活的痛苦呻吟,而当死亡不可避免时,曹雪芹总是运足笔力将它写深写透。他笔下悲剧人物的死亡带着深刻的历史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