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新青年》杂志从民主主义刊物转变为社会主义刊物的发展历程。
《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创办人为陈独秀,由上海群益书店印刷发行。自第2卷起改名为《新青年》。《新青年》一创刊,就高高举起民主写科学的旗帜,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新清年》的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在中国的兴起。
1917年初,陈独秀应聘赴北京大学担任文科学长,《新青年》也随之迁至北京出版,并由个人主办的刊物发展为一批进步的教授、学者共同编撰的同人刊物,并发展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主战场。
正当中国新文化运动发展到高潮之际,俄国十月革命的炮声,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李大创等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敏锐地意识到马克思主义是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强大的思想武器,率先在《新青年》等报刊上发表文章,介绍与传播马克思主义。《新青年》开始出现了社会主义倾向。
新文化运动向纵深的发展,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新思潮的传播,引起了当时中国的封建顽固势力的极度恐慌和仇恨。1918年下半年至1919年上半年间,一场新旧思潮的大激战在报刊上展开。
1920年8月,陈独秀等首先在上海建立中国共产党发起组。在建党过程中,为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共产党的基本知识,陈独秀将《新青年》杂志改组为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领导的刊物。自1920年9月《新青年》第8卷1号起,该刊完成了由民主主义刊物向社会主义刊物转变的历程。《新青年》的改组,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在中国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