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韩愈《师说》的主要论点及其意义。

欢迎免费使用小程序搜题/刷题/查看解析,提升学历,成考自考报名,论文代写、论文查重请加客服微信skr-web

试述韩愈《师说》的主要论点及其意义。

韩愈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关于教师的见解是教育思想史中的宝贵遗产,他的《师说》,成为教育史上有深远影响和重大意义的、不朽的教育著作。《师说》的主要论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阐明了教师的作用,即“古之学者必有师。”他认为任何一个人的知识都是从教师那里学来的,没有老师的教诲和指导不能成为有才智的人,生而知之者不存在的。他充分肯定学习的重要性和教师的作用。并对社会上轻视教师、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进行了批判。(2)明确教师的任务,即“传道、授业、解惑也。”一是传道,即传授封建主义的政治伦理道德;二是授业,即讲授《诗》、《书》、《易》、《春秋》等儒家经典;三是解惑,即解答学生在学习“道”与“业”的过程中所提出的疑难问题。三者中以传道为本,以授业、解惑辅之,他认为,只有完成这三方面任务,才配称做教师。(3)提出择师的标准,即“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他把道作为择师的根本标准。他认为可为师者,不在于其年龄大小和地位高低,而在于其懂得“道”比自己早或比自己多,师其“道”也。由于他把“道”作为衡量和选择教师的根本标准,因此他要求教师首先要对“道”有坚定的信念,这个认识是深刻的。然而,他要求教师信守的是儒家之道,这是不足为训的。(4)论述了师生关系,即“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他认为,师与生的关系,是以“道”和“业”来衡量的。教师不受年龄、地位、资格等限制。他说:“圣人无常师。孔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在他看来,做弟子的不一定比不上教师,在某些方面超过老师是完全可能的。老师不一定处处比学生高明,学生对老师的要求不能求全责备,要虚心向老师学习;做老师的不应满足于已有的知识,在业务上要精益求精,这样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在一定条件下,老师比学生懂得道理要早一些,多一些,做学生的应向老师学习,学生在老师的启发诱导下,不断提高。在某些方面,老师也应向学生学习。师生关系要“不耻为师”,即“相互为师”。韩愈在《师说》中关于教师的论述是相当开明和有创见的,有助于人才的培养和文化教育的继承、发展,它是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史上的宝贵遗产,对于我们今天建立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仍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访客
邮箱
网址

通用的占位符缩略图

人工智能机器人,扫码免费帮你完成工作


  • 自动写文案
  • 自动写小说
  • 马上扫码让Ai帮你完成工作
通用的占位符缩略图

人工智能机器人,扫码免费帮你完成工作

  • 自动写论文
  • 自动写软件
  • 我不是人,但是我比人更聪明,我是强大的Ai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