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下列汉字是怎样从形音义等特征上反映汉民族文化的以及分别反映了怎样的民族文化。
a.好b.舞C.政d.美e.财f.红g.禮h.射i.家j.姓k.牢
a.好,美也,从女子,引申为凡美之称。表明古人就有男人主导的审美意识,即以女人为美。女子美,而人皆爱美,所以“好”字破读为去声时又可以表示“喜爱、喜好”的意思。 b. 舞,与“巫”同源,甲骨文的字形就像人双手执牛尾而婆娑起舞,可见后世的“舞”(表演艺术)正是从商代的“舞”(巫术礼仪)中分化出来的。 C. 政,来自于“正”,在古人心目中,“搞政治”或“政治家”的特点就在于“己身正”,也就是说领导者只有靠榜样的力量和道德的感召,才能让百姓信服,才能治理好国家。 d.美,象形字,像头戴着羽毛装饰的人翩翩起舞的样子,说明古人最早的审美意识应该源自于舞蹈。 C. 财,从贝,说明中国古代曾以贝壳作为钱来使用。 f. 红,帛,青赤色。说明“红”一是指这种颜色的丝帛,二是指颜色本身。证明在我国汉代甚至更早的时候,丝织品的染色技术已经非常发达。 g.禮,从示,从豐,说明后世的“礼(禮)”(典章制度)是从夏商时代的“礼(禮)”(巫术礼仪)分化而来的。 h. 射,字形像张弓搭箭的形状。 i. 家,上面是“宀”,表示与房室有关;下面是“豕”,即猪。说明养猪在商代的家庭中已经非常普遍,而且似乎当时人们的观念是“有了猪才算有家”。 j.姓,由“女”和“生”组成,说明“姓”产生于上古时代的母系社会。 k. 牢,从宀,将牛、马、羊关在圈中,表明这些动物早已成为家畜。 “好”和“美”反映了中国古代审美意识的发展。“舞”和“禮”反映了古代风俗制度的变化。“射”表现了商代的狩猎活动,“家”和“牢”反映了商代的畜牧业状况,“红”反映了古代的丝织品染色技术,从这几个字中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生产方式的沿革。“财”“政”和“姓”说明从词的来源可以发现民族文化的踪迹,看出民族文化意识和传统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