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程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按《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施工合同,合同工期为14个月,项目监理机构批准的施工进度计划如图5-1所示。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工程开工前,总监理工程师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了施工单位报送的相关资料,其中专职安全管理员和部分特种作业人员只有施工单位的培训合格证明,审查结束后,总监理工程师签发了《工程开工令》。
事件2:基坑开挖过程中,遇到非季节性特大暴雨,持续2天,导致部分工程坍塌,场内外主要交通道路被冲毁,施工单位1个月后向项目监理机构提交索赔报告,索赔内容有:暴雨持续2天,索赔工期2天,人员窝工费2万元,机械损坏修理费3万元。
事件3:在第5个月初到第8个月末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建设单位提出工程变更,使施工进度受到较大影响。截至第8个月末;未完工作有工作C,E,F,工作C还需要1个月完工,工作E还需要2个月完工,工作F还需要1个月完工。施工单位按索赔程序向项目监理机构提出了工程延期的要求。
【问题】
1.指出事件1中总监理工程师做法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2.指出事件2中施工单位索赔期限是否正确?施工单位若及时索赔,其索赔内容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3.逐项分析事件3中第8个月末工作C,E,F的拖后时间及对工期和后续工作造成的影响,并说明理由。
4.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图,关键工作和非关键工作分别有哪些?工作C和工作H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分别是多少?
1.不妥之处:专职安全管理员和部分特种作业人员只有施工单位的培训合格证明,总监理工程师依然签发了《工程开工令》。 理由: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应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特种作业人员应按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持证上岗。故不满足开工条件,总监理工程师应拒绝签发《工程开工令》。 2.(1)不正确。 理由:承包人应在知道或应当知道索赔事件发生后28天内,向监理人递交索赔意向通知书,并说明索赔事件的事由;承包人未在前述28天内发出索赔意向通知书的,丧失要求追加付款和(或)延长工期的权利。 (2)工期索赔2天成立,人工窝工费、机械损坏修理费索赔不成立。 理由:因非季节性特大暴雨属于不可抗力,建设单位应承担工期延误的责任;施工单位施工设备的损坏由施工单位承担,施工单位停工的费用损失由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合理分担,停工期间必须支付的工人工资由建设单位承担。 3.(1)工作C较原计划拖后7个月,将造成总工期和后续工作均延期5个月。 理由:原计划中,工作C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均为2个月,其拖后的时间均超过总时差和自由时差。 (2)工作E较原计划拖后3个月,将造成总工期延期2个月,造成后续工作延期3个月。 理由:原计划中,工作F的总时差为1个月,自由时差为0,因此拖后3个月会影响总工期2个月,影响后续工作3个月。 (3)工作F较原计划拖后1个月。将造成总工期和后续工作均延期1个月。 理由:工作F为关键工作。 4.(1)关键工作为:工作A,B,D,F,G,I;非关键工作为:工作C,E,H。 (2)C工作的总时差为2个月,自由时差为2个月;H工作的总时差为3个月,自由时差为3个月。 本案例知识点拓展 本案例第1题主要考查安全生产管理的监理工作内容。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施工单位应当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第二十五条规定,垂直运输机械作业人员、安装拆卸工、爆破作业人员、起重信号工、登高架设作业人员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物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才可上岗作业。 第三十六条规定,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施工单位应当对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其教育培训情况记入个人工作档案。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 本案例第2题主要考查索赔管理。 不可抗力导致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费用增加和(或)工期延误等后果,由合同当事人按以下原则承担; (1)永久工程、已运至施工现场的材料和工程设备的损坏,以及因工程损坏造成的第三人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由发包人承担。 (2)承包人施工设备的损坏由承包人承担。 (3)发包人和承包人承担各自人员伤亡和财产的损失。 (4)因不可抗力影响承包人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已经引起或将引起工期延误的,应当顺延工期,由此导致承包人停工的费用损失由发包人和承包人合理分担,停工期间必须支付的工人工资由发包人承担。 (5)因不可抗力引起或将引起工期延误,发包人要求赶工的,由此增加的赶工费用由发包人承担。 (6)承包人在停工期间按照发包人要求照管、清理和修复工程的费用由发包人承担。 本案例中由于特大暴雨为非季节性的,不可预测,故应当认定为不可抗力。 本案例第3题主要考查工期延误对总工期和紧后工作的影响。 自由时差是指在不影响其紧后工作最早开始和有关时限的前提下,一项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 总时差是指在不影响工期和有关时限的前提下,一项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 本案例第4题主要考查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关键工作、时间参数。 工作的自由时差应为工作的箭线中波形线部分在坐标轴上的水平投影长度。 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工作总时差的计算应自右向左进行,以终点节点为箭头节点的工作,总时差为计划工期与其最早完成时间的差值;其他工作的总时差为其紧后工作总时差的最小值。 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中,自起点节点至终点节点不出现波形线的线路,应确定为关键线路,关键线路上的工作即为关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