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说明数学教育对儿童思维发展的促进作用。
数学本身所具有的抽象性、逻辑性以及在实践中广泛的应用性,决定了数学教育是促进儿童思维发展的重要途径。曾有人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其意义就是指,数学能够锻炼人的思维。数学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的特点就是将具体的问题归结为模式化的数学问题,并用数学的方式解决,如:一个小朋友有5元钱,去超市里买商品。超市里的商品有价值有1元、2元、3元、4元。如果要把钱用完,应该怎样买?可以有哪些不同的方法?这虽是一个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但是它又可归结为数的组成问题。如果我们用数学的方法去思考,就可避免尝试错误式的学习,而将其抽象为一个数学问题,并且运用数的组成的知识加以解决。数学是模式的科学9它帮助我们透过具体的、表面的现象,揭示事物本质的、共同的特征。学习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可以帮助我们学习抽象思维的方法。数学思维的特点在于它的抽象性和逻辑性。数学把具体的问题抽象化,即除去那些具体的事实,揭示其在数量上的本质特点,并运用数学的方法加以解决。比如,妈妈给小红2个苹果,然后又给小红2个苹果,妈妈一共给小红几个苹果?这个问题,用数学的思维方法来解决,就要排除具体的情节(妈妈给小红苹果),而要抽象出其中的数量关系:2和2合起来是多少,并运用加法运算得以解决。学前儿童学习数学,需要一定的抽象能力和逻辑上的准备。反过来,数学又可以促进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比如,儿童对“数的组成”的学习和理解,就经历了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起初儿童在分5个苹果、5个梨子、5个玩具……时,他们把这些具体的操作都看成孤立的、不同的事情,而没有看到它们在本质上的共同点。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操作练习以后,儿童突然发现,分5个苹果和分5个梨子的结果一样的,因为“它们都是分5”。再以后,只要遇到5个东西,儿童就知道该怎样分了。在这个过程中,儿童不仅理解了数的组成的抽象含义,而且也发展了初步的抽象思维的能力。总之,数学教育对学前儿童的思维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